第248章 不要哭泣?还行——真香!-《1990:从鲍家街开始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“这是我之前为其他电影配的曲子。”周彦笑着解释了一句。

    “这位是饰演玛丽安的演员凯特,凯特,这位是电影的配乐指导Y。”

    周彦笑道,“今天我们到酒店的时候,已经跟凯特见过了。”

    说着,他站起身来,把钢琴让给凯特·温斯莱特,“交给你了。”

    凯特点点头,走到钢琴边上,先把谱子架好,然后坐了下去,慢慢地对着谱子开始唱。

    因为周彦把旋律跟伴奏写在了两张谱子上面,给凯特的弹唱带来了一些难度,所以她在读谱的时候有点慢。

    过了一会儿,她把伴奏摸索差不多了,又开始摸索歌唱的部分。

    大概五分钟之后,她才终于开口。

    “悲伤的泉,你不要哭泣。

    你为何匆匆流逝?

    你不见天堂的阳光多么温柔地将雪山消融?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虽然凯特唱得比较生疏,不过却让周彦眼睛一亮。

    一则是凯特的唱功,比周彦想象的要好,虽然跟那些十分专业的歌手不能比,但比普通人好很多,二则是凯特的声音,很空灵,特别符合周彦的要求。

    这其实也没什么好意外的,电影在选角的时候,肯定已经考虑到这些了,既然能选凯特来演玛丽安,那她唱歌应该就没问题。

    大部分影迷对凯特·温斯莱特的了解,都是来自于《泰坦里克号》,很多人可能都不记得她的名字,只记得rose这个角色。

    凯特当然不只有《泰坦尼克号》这一部经典作品,但是相较于《泰坦尼克号》,其他电影都逊色太多。

    即便你不喜欢这部电影,也不能不承认它的成功,而且是不仅限于票房的成功。

    而听到凯特唱《你不要哭泣》,最惊讶的并不是周彦,而是布莱格曼跟艾玛·汤普森。

    他们知道凯特唱歌很不错,声音也很好,只是他们没想到的是这首歌由凯特唱出来竟然这么好听。

    之前艾玛·汤普森自己唱这首歌的时候,并没有感觉这首歌有多么惊艳,只觉得这是一首还不错的歌,但现在听到凯特唱了之后,她明白了,并不是歌的问题,而是她这个唱歌的人不对。

    这首歌压根不是给她这个爱丽诺唱的,而是为玛丽安量身打造。

    凯特·温斯莱特自己也感觉很惊喜,她在开唱之前并没有预想到这首歌竟然这么好听。

    这并不是一首十分复杂的歌曲,这一点非常符合剧情的设定,但它听起来就是很好听,很有一种纯洁的感觉。

    在这一刻,她甚至感觉到自己就是爱丽诺本人。

    更出彩的是,这首歌的旋律跟歌词很配,两者加在一起相得益彰。

    等到凯特第一遍唱完之后,周彦走了过去,“你唱得很好,不过有几处的处理可以一些改变。”

    在周彦之前的谱子上面,只有旋律,可没标注每一段该怎么表现。

    唱歌可不是把音高唱准,时值唱对就行了,还要有强弱的变化,气息的运用等等技巧,同一首歌,用不同的技术来表现也是不同的。

    周彦指着谱子,跟凯特简单说了说强弱处理等问题之后,就退了回去,让凯特再唱一遍。

    凯特自己对着谱子复盘了一下周彦刚才说的那些东西,又再次唱了一遍。

    因为已经唱了一遍,对谱子相对熟了一些,加上有周彦的指导,第二遍的演唱效果进步很大。

    其实在凯特唱歌的时候,运用了很多现代唱法,这一点并不符合电影的设定。

    十八十九世纪的时候,人们可不会这么唱歌,更多的还是偏歌剧的那种端着的唱法,刚才艾玛·汤普森就是类似的风格。

    不过安李他们并不像把这部改编成什么严肃的、纠结于历史考究的电影,他们希望让普通观众也能很容易地接受这部电影。

    原本,作为一部传世经典,《理智与情感》这个名字就已经有些拒人千里的意思。

    很多观众听到是名著,下意识会想,这一定是一部非常具有文学价值、艺术价值的电影,但大概率是一部无趣的电影。

    甚至一些观众会想,我一个不爱文学的普通人,就不配看这种电影。

    这是制片方不想看到的场面,所以在电影还没拍,改编剧本的时候,他们就考虑到这点,然后做了修改。

    要在尊重原著的前提下,摆脱原著的桎梏。

    其实,如果要真按照原著来拍,这电影根本没法看。

    书里面,男性角色大部分都出现在人们的交谈中,没有很多具体的情节,按照书中的发展来拍,大概会成为一部主要场景集中在两个女主对话的话剧。

    因此,在改编的时候,就要为这些男性角色添加很多具体的情节。

    玛丽安唱歌也是,如果非要在这部电影里面给观众唱几段歌剧,那感觉也太奇怪了。

    当凯特唱完第二遍的时候,周彦他们身后响起了一阵掌声。

    原来不知道什么时候,大堂已经聚集了不少人,这些掌声都是他们发出来的。

    艾玛·汤普森也忍不住鼓了鼓掌,这首歌的表现出乎了她的意料。

    布莱格曼则是缓缓点头,Y的才华果然值得相信。

    其实当时安李要让一个中国音乐人来给电影配乐的时候,布莱格曼是不太同意的,不过当他听了周彦的两张专辑之后,态度就有了变化。

    周彦在音乐上面的才华,实属罕见。

    布莱格曼甚至还对比了《想飞的钢琴少年》跟《飞翔的钢琴少年》这两个版本,随后他发现,周彦在配乐细节上的处理真的很厉害,完全能够根据剧情的节奏来安排不同的配乐。

    两个版本之间的区别其实并不大,但这些区别都被周彦捕捉到并体现在了配乐当中。

    后来布莱格曼又看到了周彦的新电影《第六感》,他惊讶地发现周彦的导演水平竟然直线上升,《第六感》可以说是一部很成熟的作品了。

    如果《第六感》是一部英语片,布莱格曼相信,它肯定能够拿到更好的成绩,绝对不止这么一点票房。(本章完)

      

    


    第(3/3)页